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工專委會&新工科教育專委會 2023年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發布時間:2023-06-21 來源:總會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工專委會&新工科教育專委會2023年學術年會于2023年6月9-10日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會議以“數字化智慧教育,跨區域協同創新”為主題,進行了課程思政、交流研討、分享資源、表彰先進等一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會議由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工專業委員會和新工科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教育部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北京理工大學主持)、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虛擬仿真實驗資源建設工作委員會、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大學計算機課程群工作組(北京理工大學主持)、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單位協辦,蘭州大學和蘭州交通大學承辦。來自全國127所高校的一線教師、領導和教學管理人員、出版社、企業等20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蘭州大學副校長勾曉華教授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辭,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移芝教授向大會的勝利召開致辭祝賀,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張鋼教授為大會致辭。蘭州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文波教授主持開幕式,會議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
上午會議的報告環節由理工專委會副主任、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甘勇教授主持,特別邀請了合肥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原教育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廉教授做了關于“計算思維與人才培養”的報告,從最新視角分析了計算思維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同時特邀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郝愛民教授分享了“虛擬仿真技術發展及實驗教學創新實踐”,從前沿技術到教學應用,從評價標準到一流規范,全面解讀了技術賦能教學資源數字化的理念和方法,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在專題報告環節,新工科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戰德臣教授作了題為“101計劃核心課程協同建設探索與實踐——以大學第一門計算機類課程建設為例”的報告,全面傳達了教育部對核心課程建設的指導要求;理工專委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李鳳霞教授作了題為“基于敏捷教育理念的教學資源數字化轉型方法探索”的報告,以敏捷教育理論和本人的工作實踐,啟發基礎課教師和西部教師擁抱變化、響應變化,在教改過程中培養取得成功的能力。
在下午的會議中,首先組織了2023年度優秀委員表彰活動,該活動表彰了來自15所高校的教師,由研究會副會長張鋼教授主持,研究會資深專家領導李鳳霞、王志強、王移芝、楊志強、朱鳴華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時陽為當選的委員頒發了優秀委員證書。
為了推動課程思政,會議特別組織了“凝心聚力 為國育人”秘書長共唱紅歌活動,由專家代表和研究會秘書長/副秘書長代表11人共同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國》,該環節由蘭州交通大學李敏之副教授主持。
下午會議的報告環節由新工科教育專委會主任、深圳大學王志強教授和理工專委會副主任黃維通教授分別主持。新工科教育專委會副主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董榮勝教授和唱響紅歌的活動一起構成了紅色教育專題,進行了“計算機課程思政建設與案例分享”,會議代表熱情洋溢,收獲良多;接下來理工專委會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薛靜鋒教授對教育部開展的虛擬教研室工作進行了題為“虛擬教研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群建設為例”的詳盡介紹,與會代表給予了積極的響應;企業代表、高等教育出版社計算機分社社長時陽副編審作了題為“融合創新建設一流計算機教材的探索與實踐”的報告,對教材建設的總體思路和發展概況給出了全面展現;西部地區代表、蘭州交通大學李敏之副教授結合自己的混合教學國家級一流課程,作了題為“大學計算機混合式一流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的報告,經驗豐富,成績顯著,為與會一線老師提供了學習參照。會議上教改經驗的分享、學術觀點的交流、技術前沿的探索、教學實踐的體悟,進一步推動了數字化背景下“四新”建設的演進與落地。
除了精彩的主題報告之外,會議還重點組織了“數字資源西部行——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群虛擬教研室&蘭州大學&理工科惠——攜手打造數字化實驗課程新模式”特別活動,以大學計算機公共課程群虛擬教研室為依托,向蘭州大學贈送四門課程的數字化實驗,并聯合理工科惠提供云平臺支撐的教學運行服務。蘭州大學、教指委、研究會和企業代表一起見證了這個數字資源西部行重要活動的啟動,蘭州大學勾曉華副校長對該活動給予贊揚,并表示這將是西部教學資源數字化的新歷程,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薛靜鋒副院長表示將以此為起點,帶領虛擬教研室跨區域協同創新,持續面向西部高校、全國高校開展以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為模式的數字課程建設,理工科惠表示努力為高校提供在線教育的全面服務。
2023年專委會學術年會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搭建了交流的平臺,為數字化戰略西部行做了嘗試,為推動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做出了積極貢獻。